第(2/3)页 中年文士名为沐康,是顾言卿身边的随从,也是顾府之中的五大幕僚之一。 “相爷,去年的赈灾款和粮食都是走水路送往西凉州的,而这水路漕运……一直都被四大家族把控着。” 沐康说着,重重的叹了一口气:“哎,西凉州距离京城,何止是千里之遥,那边发生了什么,咱们远在京城根本无法第一时间知晓,这位李大人的奏疏,想来是去年刚入冬的时候就写好了,也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周折,才会在开春后被送到相爷你的手上啊!” 沐康也是寒门出身的学子,以前家里也有一些良田,自然知道百姓的农田一旦失收意味着什么。 只是西凉州……天高皇帝远,他们身在在京城,实在是鞭长莫及啊! 听了沐康的话,顾言卿表情沉静,眼神却越来越冷,这封奏疏应该不是西凉州发出来的唯一一封奏疏,之前还有多少封,已经石沉大海了呢? 那些勋贵豪门,他们霸占着这全天下最好的良田,还不用交税,同时,他们的家族里又堆积着世世代代收敛来的财富,富可敌国! 整个庆云国的财富,大部分都被攥在这些大豪门的手中。 要怎样,才能把这些家族连根拔起?还富于民呢? 顾言卿陷入了沉思。 一旁的沐康不敢打扰,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,直到书房外传来了一个清冷的男声。 “相爷,属下回来了。” “进来吧。” 顾言卿再次抬起头,看向了书房门口,一个穿着武者劲装的年轻男子缓步的走了进来,恭敬的来到书桌前,低声的汇报着:“相爷,属下已经查清楚了,今天在街上拦住孟昊文马车的那个书生名叫姜潮生,家住京外柳泉巷,他的确是今次春闱的考生。” “姜……潮生?” 顾言卿呢喃着这个名字,在长街上他只是远远看着,也能感觉到姜潮生身上的那股气势。 是个不错的苗子。 “相爷,这书生不错,不知道他这次能否高中!如果他能上榜,入朝为官,以后说不定可以为我们所用!”一旁的沐康白天的时候也听说了书生拦马的故事,据说那书生还生的很是魁梧,力气也很大呢。 “姜潮生的确有股书生意气,只不过……他这一身浩然之气,能保持多久,谁知道呢?”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顾言卿的眼神有些幽暗。 七年前,他也曾是寒门学子,他的身边也有无数志同道合的同窗,他们曾在酒后一起发誓,要齐心合力,改变这个世道! 可如今呢? 早已……物是人非。 “好了,你们都下去吧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