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开始,他们还觉得的是老厂长夸张了。 现在看来,是他们井底之蛙了! …… 哈工大团队和龙晨进行深入交流的两天后。 立刻带着学习成果,赶回哈工大。 迅速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。 老厂长看到龙晨给到的建议后,也是如获至宝。 立刻雷厉风行地将团队分成多个小组。 分别负责机械反馈装置的制作、刀具改良工艺的实践以及整体机床改造方案的整合。 负责机械反馈装置制作的小组,一头扎进了堆满零件和图纸的工作室。 他们根据龙晨的设计思路,在图纸上反复推演,对每一个齿轮的齿数、每一根杠杆的长度都进行了精确计算。 为了找到合适的精密齿轮,他们跑遍了哈工厂的各个配件厂。 终于找到了他们能用的尺寸配件。 回到研究所,大家又争分夺秒地对齿轮进行加工和调试。 工匠紧盯着卡尺,小心翼翼地测量着齿轮的尺寸,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。 “这精度必须得控制在 0.01毫米以内,不然就会影响整个反馈装置的灵敏度。” 工程师在旁边小声说,大气都不敢喘一下。 生怕影响到工匠。 经过数小时的努力,第一个齿轮终于加工完成。 大家看着这个凝聚着心血的零件,都长舒了一口气。 在另一间实验室里,负责刀具改良的小组正在进行着一场与材料特性的实验。 严格按照龙晨提出的渗碳和镀铬工艺参数,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。 当高温炉门缓缓打开,取出经过渗碳处理的刀具时,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 然而,第一次的尝试并不顺利,刀具表面出现了细微的裂纹。 众人立刻沉默,甚至有些沮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