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7 阅兵仪式-《大唐: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令所有人惊讶的是,在这些朝堂重臣之前,竟还有一人站在李世民身边。

    正是蜀王李恪!

    这一下,长安的大小官员都看傻眼了。

    虽然李恪刚建奇功,可他毕竟是个皇子,还没当上太子。

    而且即便是太子,也不能与当今圣上并肩而立啊!

    此刻,看到李世民面色如常,而房、杜、长孙等朝堂大臣皆毫无表示,众官员哪能不知,这是李世民的安排?

    “嘶!”

    已有人从这站位布置看出了端倪。

    “怕是……蜀王这太子之位,稳了……”

    再一对比远在凉州的李承乾,蜀王所立下的惊世功级实在太亮眼了,也难怪李世民会有所偏颇。

    群臣山呼万岁之后,王德一声高啸,宣布了万国来朝大典正式开始。

    那些外国特使们分批进到广场之上,向高立于城楼上的李世民参拜觐见。

    吐火罗、高昌、天竺、新罗、乌孙、龟兹……

    一个个大小国家的特使纷纷上场,执臣礼向李世民参拜。

    广场上的百姓们看得热血激扬,这些小国来长安参拜,就意味着他们已将大唐视为自己的宗主国。

    这也就意味着,自此以后,大唐对周边邻国,皆有强大的统率力。

    周边小国发生战乱,如何处理纠纷,由大唐说了算。

    大唐与哪国发生战争,让这些国家出兵,他们不得不听。

    这可是真正的强国大国才有的地位啊!

    大唐虽然地广人多,可毕竟刚刚脱离战乱,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休养。

    若是前两年,这些国家绝不会以这样低的姿态来进朝参拜。

    但如今不同了,大唐有了蜀王。

    有了蜀王,外敌自然不敢再侵犯,有了蜀王,大唐自然会越来越强盛。

    这些番邦国家,自然是看到了大唐越来越强盛的实力,才赶忙过来示好,寻求大唐蔽佑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强盛国家,才能享有的待遇啊!

    此时,诸特使已完成参拜,李世民正临楼而望,向诸国特使发表慰问感言。

    百姓们纷纷伸长脖子,看向城楼。

    但他们的目光,却没有看向李世民,而是站在李世民身旁的李恪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