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41 儒家的反对-《大唐: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狄仁杰不顺手任何一个世家。

    虽然说他身上有世家的影子。

    但也只是世家投资的一个年轻人而已。

    毕竟在这个时代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世家的帮助。

    想要读书可太难了。

    狄仁杰就是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可以说。

    这就是一个清白之身。

    这样的大臣,自然也在李世民的考量当中。

    这是以后李恪的班底。

    现在暂时由李世民考察一下。

    如果和是的话。

    这以后就是李恪的肱骨之臣。

    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,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他们自然是知道狄仁杰的。

    他们都想要将狄仁杰当做自己的门生。

    也算是一段香火情。

    只不过暂时都还没有成功而已。

    毕竟狄仁杰还是很聪明的。

    他知道。

    现在他战队的话。

    对于他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。

    而且他也不喜欢官场上的那些名利算计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他一直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。

    这也就导致狄仁杰虽然在这一次的科举当中大放异彩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的地位却并不高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。

    他还不如他后面的那些科举学子。

    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样的情况。

    但是他却一直都没有行动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大唐各个位置基本上都已经满人了。

    狄仁杰插进来,还真没有合适的位置。

    杜如晦对于狄仁杰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。

    他对李世民说道:“狄仁杰虽然还很年轻,但确实非常有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他或许可以胜任这个位置。”

    去骠国当管理者的任务,可以说是封疆大吏了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。

    这样的美差都会落在那些老臣身上。

    比如说杜如晦这样的老臣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因此狄仁杰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只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,狄仁杰太年轻了。

    刚刚才参加完科举的狄仁杰,今年还不到16。

    这在古代,就还是一个小孩子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个孩子确实是天赋异禀。

    很多中年人都没有完成的事情,他都已经完成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倒是不在意年龄的问题。

    年轻才好啊。

    年轻才能成为李恪的心腹。

    才能陪伴李恪更长时间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