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朝议与前倨后恭-《我能看到人生剧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端瑞忽然走出,直接跪倒在地,“臣武道修为太差,难任大理寺卿一职,请乞骸骨。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知道,真正的风波要开始了。

    元丰帝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。

    王仁的面色逐渐冰冷。

    李寻安嘴角的笑意更甚。

    “端廷尉可是觉得大周朝廷亏欠了你?”

    元丰帝的语气有些阴冷,他之前已经罚了王仁,便是在向朝臣说明,此事到此为止,没想到依旧有人,要将一切扯道楚南天身上。

    但他又怎会知道,禁足王仁半年,对楚南天又是何等不公,端瑞更加无法忍受下去。

    “臣不敢!”端瑞头低的更深。

    “那你倒是说说,是那件事,让你觉得不足以担任大理寺卿之职了。”

    端瑞微微抬起脑袋,直视元丰帝,“陛下曾言,大理寺卿主要职责是复核案件,平反冤狱,参加三法司会堪重辟大案,然今日有重案臣不敢核,有冤案臣不敢平,站于廷尉深感忧虑。”

    没有人会不知道端瑞说的是什么事。

    元丰帝一样知道,所以他似乎打算沉默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,是太子开口,“父皇,端大人为国为民,一向为百姓爱戴,不知是何方重案冤案,让端大人如此忧愁呢?”

    端瑞不言。

    皇帝沉默。

    范正再度开口,一副劝诫的表情,“对啊,端大人何必如此,将实情说出,若真是冤案,陛下与太子殿下,绝不姑息。”

    在他开口后,像是一个信号一般。

    紧接着便有人纷纷开口。

    “范君说的对,端大人将案子说出,我六扇门定然配合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周太祖曾言,重案冤案怎可轻易放过,端大人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端瑞痛哭流涕,随即抬头看向群臣,“臣请平楚南天冤案!”

    寂静!

    难以言明的寂静。

    若是徐成在这里,会被这沉闷的气氛压抑到窒息。

    许久,元丰帝开口。

    但语气已经很冷,“端卿说楚南天是冤枉的?可是朕听闻,他已亲口认罪,莫非端卿比他本人还要了解?”

    “楚君之死,蹊跷无比,那日太孙遇刺,曹帅曾言,有仙道法宝气息,法宝纵然是仙道修士,也都是一品大能才有资格炼制,定然是太古年间存留的老怪物。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此人心怀不轨,利用了楚君拳拳报国之心,以大周要挟楚君认罪!”

    “楚君昔日为京官,天下敬重者何多,其爱国爱民之心,怎会贪污?”

    元丰帝开口,“那端卿认为,那人利用楚南天之死,要作什么?”

    “臣不知,但臣知道,其人心怀不轨,既然他要楚君认罪,那臣便要为楚君翻案!”

    “更何况,楚君本就是冤枉,若他真是贪污那么多,怎会行乞数十年。”

    端瑞低头,沉声说着,他从始至终,都是跪着的。

    行乞数十年,一下子击中了元丰帝心底的犹豫,他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。

    “端卿言之有理,既然有仙道修士欲乱我大周,那便彻查那修士,曹盛,你继续查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端卿认为那楚南天昔日被冤枉,那你便去查,朕也不愿冤枉好人。”

    端瑞以头触地,深深说道,泪流满面。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王仁从始至终,一动不动,就连眼珠子,都未转动分毫,仿佛端瑞所说之事,与他毫无关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天启殿发生的事,很快便传了出去。

    徐成正在家中会客,有卫城年、朱玉龙、白重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还有一人,那便是太平商会会长吕希。

    此人年过八旬,胡发皆雪,一声宽松大袍却很是奢侈。

    “徐令君真是神通广大,一跃竟然成了太孙武官,真是让人艳羡,老朽如令君这般年纪,尚在跑商,徐令君真是少年英才啊。”

    他消息灵通,徐成今晨被皇帝加封太孙武官,官不大,但位置真的重要。

    太平商会是与兴隆商会并列的三大商会之一,能做到这般生意,自然是有背景的,其背靠恭党,与楚党关系也不差。

    徐成与兴隆商会有仇,并不算什么隐秘的消息,内党摇摇欲坠,兴隆商会自然不好过,他此行的目的,便是请求与徐成合作,瓜分兴隆商会。

    徐成端起酒,面容平静,尚未来得及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“都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,今日徐令君府邸高朋满座,我竟来叼扰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